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近年來,小區野貓擾民問題愈發突出,成為小區治理中的難點。
8月1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普陀區萬裏街道獲悉,該街道近日探索出一套流浪貓救助方法,不僅可以人道且有效地控製流浪貓的數量,還能讓鄰裏關係變得更為和睦。
位於真華路388弄的中環錦園是萬裏街道首個文明養寵試點小區,這個建成於2005年的商品房小區綠植豐茂,環境宜人,流浪貓紛紛在此繁衍生息。“小區裏有老人和年輕人喜歡喂貓,喂的人多了,貓的數量就不斷增加。”中環錦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顧勇貞說。
對於流浪貓,小區裏愛貓人士堅持救助喂養,但極端反對派則希望“徹底杜絕”,他們認為“聚集的野貓和無序喂養野貓造成諸多環境問題”。
作為愛貓人士之一的居民陳先生表示,自己堅持投喂超過了4年,他還結識了另外3位愛貓人士,組成了“喂貓團”,其中任阿姨投喂時間長達8年,但有次他們去喂貓咪時,發現有幾隻小貓被毒死了,盡管不知道是誰下的毒手,但也為鄰裏關係的和諧注入了不穩定因素。
中環錦園的流浪貓治理難題並非個例,而是整個萬裏街道15個居民區的共性問題。為切實解決這一難題,萬裏街道聯合萬裏社區基金會引入第三方公益組織海棠公益,成立寵物醫院聯盟,在中環錦園率先試點開展“TNR+”。
所謂TNR,即抓捕(Trap),絕育(Neuter),放歸(Release)。這一救助法是目前國際上較為通行的流浪貓救助方法。“TNR的好處是控製了流浪貓的繁殖數量,絕育後的流浪貓攻擊性會減小了,發情期也會變得安靜,同時又不會有更多的流浪貓進入小區。”上海寵物醫院協會會長、寵物醫院聯盟成員單位上海愛侶寵物醫院院長楊其清介紹,短短兩周時間,寵物醫院聯盟已經開展過2次流浪貓集中抓捕、成功絕育與回歸行動,共計7隻,“我們計劃在9月底前完成中環錦園所有流浪貓的絕育工作。”

在愛心居民配合下完成流浪貓誘捕。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但這個項目的推廣並非一帆風順,首要解決的問題是錢從哪兒來。“市麵上,一隻貓咪的絕育手術費用要1000-2000元,按每個小區20隻流浪貓算,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預算。”為此,萬裏街道走訪轄區寵物醫院,找到5家愛心醫院成立了寵物醫院聯盟,成員單位願意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進行公益性救助。萬裏社區基金會則負責承擔這個項目的費用。
截至目前,絕育後的流浪貓均已驅蟲並接種疫苗,身體非常健康,並最終平安放歸社區。
今後,如何杜絕隨處投喂的亂象呢?中環錦園小區目前還通過居民自治,將投喂者變成了“治理者”。以任阿姨、陳先生為首的“喂貓團”自發組成“文明養寵誌願者隊伍”,一方麵主動減少投喂點,挑選了小區比較隱蔽遠離居民的草地作為固定投喂點,每天隻在同一時間投喂一次,避免影響小區環境衛生和擾民現象。另一方麵,如發現零星的投喂者,也可由自治團隊吸納,化擾亂環境因素為治理力量。

萬裏街道工作人員聽取愛心居民意見。
與此同時,社區也配置了便便箱和蚯蚓塔,方便遛狗、愛貓人士及時清理動物糞便,還成為小區孩子們的科普學習打卡點。
目前,TNR模式在中環錦園小區已經形成了常態管理機製。這些做了絕育手術的流浪貓在休養期間,寵物聯盟醫院的醫生會給每隻小貓都取名字建檔案,並通過各種渠道發布領養信息。如果暫時找不到主人,則會在愛貓居民的監督下放歸回小區。
責任編輯:王維佳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