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女人>>女性保健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生活在新中國現代裏,你不曾感受過戰火帶來災難!但是恥辱曆史不能忘,為了抗日戰爭勝利,我們的先輩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在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國軍的正麵戰場與中國共產黨的敵後戰場相映成輝,再加上外國蘇聯以及盟軍的協助下,最終擊敗了日本侵略軍。在這一期間,共產黨的抗日將領大家都知道,但國軍方麵湧現出了非常多的抗日名將。他們都是誰,下麵我們來聊聊(排名不分先後)本文先介紹十二位,後十二位下文在介紹


1.抗日戰神---薛嶽,


薛嶽(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嶽,字伯陵,綽號“老虎仔”,廣東韶關樂昌客家人,在“八ⷤ𘀤𘉢€淞滬抗戰爆發後,擔任抗日戰爭第三戰區前敵總司令和第一戰區前敵總司令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薛嶽是公認為抗日戰爭的中國將領,指揮其部先後殲敵十四萬。1938年秋時任第九戰區第一兵團總司令的薛嶽指揮抗戰最大的戰役--武漢會戰之萬家嶺大捷全殲日軍一個師團【第一二三木島聯隊、一四五池田聯隊和一0一師團的一四九津田聯隊以及配屬部隊,計一萬餘人,全部被消滅,並有三百餘人被俘】。葉挺盛讚此戰與平型關、台兒莊三足鼎立;而後薛嶽又指揮長沙會戰,長沙會戰三次共殲敵五萬多(日本資料稱隻死了幾千人),此戰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獲得的第一個勝利,被網民稱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素有抗日戰神之稱,張治中將軍曾稱其為百戰名將。


2.台兒莊大捷的指揮官----李宗仁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鄰,廣西桂林人,抗戰爆發後,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1938年李宗仁指揮徐州會戰之台兒莊戰役,台兒莊戰役取得殲滅日軍二萬餘人的重大勝利,是自抗戰以來正麵戰場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也是抗戰初期中國軍隊最大的兩次勝利之一。


3.忻口戰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

衛立煌(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字俊如,又字輝珊,安徽省合肥縣(現屬包河區)人,抗戰時陸軍二級上將,抗戰時曾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同盟國中國戰區中國陸軍副總司令。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衛立煌是唯一名副其實的虎將。衛立煌被朱德稱為“在忻口戰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日軍華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稱其為“支那虎將 ”。美國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稱其為“常勝將軍”。因其抗戰時給八路軍調撥、支援了大批武器彈藥、食品、服裝等軍需物資。毛澤東對其堅持抗戰給予褒獎。林伯渠書贈:“黃河保衛華北,先生保衛黃河”。


4.抗戰犧牲的最高將領----張自忠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指揮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抗日名將、民族英雄。



1940年5月在棗宜會戰中為國捐軀,贏得了全體國人的尊重,甚至連凶殘的日本軍人都為之折服,民間稱為抗日第一名將


5.五原大捷的指揮官----傅作義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3,傅作義(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臨猗人,是一位抗日名將。抗戰結束前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


1936年冬時任第七軍團總指揮的傅作義領導的綏遠抗戰被認為是“揭開民族曆史的新頁”“中國人民抗日的先聲”。1937年12月,傅作義升任第2戰區北路軍總司令部(轄第35軍、綏遠省遊擊軍)上將總司令兼第35軍(轄第73師、第101師)軍長。1940年春,日軍狂言“膺懲傅作義”,從平綏、同蒲沿線抽調三萬餘人,由黑田重德師團長指揮,侵占五原。傅作義率部對盤踞五原之敵發起猛攻,血戰兩晝夜,收複五原。五原大捷創中國戰區收複失地之先例

6.民族英雄----戴安瀾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戴安瀾(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人。美國軍團功勳章,抗戰時曾任第五軍二00師師長


1942年3月1942年,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取得同古會戰(殲敵五千餘,而日軍兵力4倍於戴部)、收複棠吉等戰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茅邦村殉國。遠征緬甸的東瓜保衛戰,被當時重慶的報紙稱“無論在中國抗戰史或世界大戰史均有其不朽的價值”,被美國稱為“所有緬甸保衛戰所堅持的最長的防衛行動,並為該師和他的指揮官贏得了巨大的榮譽”,被蔣介石讚為“中國軍隊的黃浦精神戰勝了日軍的武士道精神”,犧牲後被美國總統追授美國軍團功勳章。


7.東方隆美爾----孫立人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孫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撫民,號仲能,漢族,出生於安徽廬江。


1942年第一次緬戰時任38師師長,參加曼德勒會戰。孫立人以不滿1千的兵力,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近7倍於己的友軍,轟動全球。次年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孫立人是抗戰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被打敗的日軍尊稱為戰神。


8.聲震昆侖關的抗日將軍----杜聿明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漢族,陝西米脂人,著名抗日將領。抗日戰爭時期擔任第五集團軍總司令。

6杜聿明指揮的昆侖關戰役,昆侖戰役從1939年12初開始戰鬥整整打了十八天,重創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以中國軍隊獲重大勝利而告結。昆侖關戰役是中國軍隊對日軍攻堅作戰的首次重大勝利,大陸官方媒體收錄為抗日名將時稱為“聲震昆侖關的抗日將軍”,曾榮獲美國總統的抗戰銀質自由勳章。


9.抗戰中捐軀最早的高級將領----佟麟閣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佟麟閣(1892—1937),原名淩閣,字捷三,河北高陽人。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2014年9月,佟麟閣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七七事變爆發後,佟麟閣以副軍長之職負責軍事指揮,以軍部名義向全軍官司兵發出命令:凡是日軍進犯,堅決抵抗,誓與盧溝橋共存亡,不得後退一步。時人在《北平時報》讚佟麟閣說:“佟副軍長善治軍,第二十九軍紀律嚴明,勇於作戰,而於老百姓秋毫不犯,佟將軍訓練之力也。”“軍士於烈日守城,各隊前置水一桶,用開水以止渴,商民感激欲泣,敬獻西瓜,堅決不受,對老百姓恭而有禮,殺敵則勇猛武倫,堪稱模範軍人。1937年在戰鬥中因頭部又再受重傷,終因流血過多壯烈殉國,時年45歲。


10.抗日愛國將領----趙登禹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趙登禹(1898—1937),字舜誠(一作舜臣),山東菏澤縣杜莊鄉趙樓村人,抗日烈士。毛澤東曾稱南宛犧牲的佟麟閣和趙登禹是“給了全中國人以崇高偉大的模範”。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宋哲元任命趙登禹為南苑指揮官,與副軍長佟麟閣一起負責指揮南苑負責北平防務;與日軍血戰六小時,在集結途中,不幸被日軍的伏兵擊中胸部,壯烈殉國,年僅39歲


11.淞滬抗戰的民族英雄----蔡廷鍇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蔡廷鍇,字賢初,1892年4月15日出生於廣東羅定,1932年時任第十九路軍軍長兼副總指揮的蔡廷鍇協同蔣光鼐指揮一二八淞滬戰役,蔡廷鍇憑過人的戰功,率領十九路軍在“一二八事變”後奮起抗擊日軍,致使日軍侵占上海的陰謀終不能得逞。使得世界上知道在東北不抵抗之後,中國還是有一批能打和熱血的軍人。蔡廷鍇深得全國人民和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的擁護和愛戴,被譽為“一代名將”、“抗日民族英雄”。


12.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總司令----馮玉祥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公認的抗日名將,他們是誰?

馮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煥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縣(今安徽省巢湖市),生於直隸青縣(今屬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北軍閥。有“基督將軍”“倒戈將軍”“布衣將軍”之稱。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推荐排行

  • 青睞小米、比亞迪!韓國股民,加倉中國資產
  • 天馬小青柑介紹(天馬小青柑是什麽茶)
  • 事關AI、機器人 廣東出錢、出地、出力搶抓產業新風口
  • 軟萩(軟萩是什麽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