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狐假虎威網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火把節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火把節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彝族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彝族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彝族火把節(the Firebrand Festival of the Yi ethnic group)是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
彝族火把節
火把節的由來雖有多種說法,但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係,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在涼山彝語中稱為"都則"即"祭火"的意思;在儀式歌《祭火神》、《祭鍋莊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績敘述。火把節的原生形態,簡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傳說一火把節由來傳說不一。一說天神與地神鬥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說出自《南詔野史》及師範《滇係》。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並吞另五詔,將會五詔首領集會於鬆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對丈夫執著的愛戀,找到丈夫的屍體並順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視火把節為紀念民眾與惡魔鬥爭勝利的節日;武定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穀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傳說二表現彝族的國畫作品-作者狄少英
在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大小涼山,關於火把節由來的傳說很多。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具代表的是彝族英雄鬥敗天神惡魔,團結民眾與邪惡和災害抗爭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六個太陽和七個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曬,晚上有強光照耀,土地荒蕪,妖魔橫行,世間萬物麵臨著滅頂之災。就在這個時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龍射了灼熱的五個太陽和六個月亮,馴服了剩下的最後一個太陽和最後一個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滅了殘害人間的各種妖魔。
但是,統治天地萬物的天神恩體古孜看到人間如此繁榮富足,心懷不滿,於是年年派他的兒子大力神斯熱阿比率天兵到人間征收苛捐雜稅。後來支格阿龍的故鄉出了個彝族英雄叫黑體拉巴,他力大無窮,智慧超人。一天,黑體拉巴上山打獵,高亢的歌喉引來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揚婉轉的歌聲。
早就對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熱阿比聽說了兩人的戀情,心裏交織著憤恨和嫉妒。沒過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熱阿比便下凡挑戰,想與黑體拉巴摔跤決鬥。結果在摔跤決鬥中,被彝族民間英雄黑體拉巴摔,天神為此大怒,便放出鋪天蓋地的天蟲(蝗蟲)到人間毀滅成熟的莊稼。
妮璋阿芝翻山越嶺,找到了天邊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畢摩(祭司),畢摩翻看了天書,告訴妮璋阿芝:消滅蝗蟲,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體拉巴帶領民眾上山紮蒿杆火把,紮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燒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終於燒了所有的天蟲,保住了莊稼。 看到這情景,體古孜使用法力將勞累過度的黑體拉巴變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著這一切,傷心欲絕,痛不欲生,在大畢摩的祈禱聲中舍身化作滿山遍野美麗的索瑪花盛開在黑體拉巴變成的那座高山上。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六月二十四。
從此,彝族人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便要以傳統方式擊打燧石點燃聖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風調雨順、來年豐收。
本文章由頭條百科用戶熱愛yyym、趣味本趣參與編輯。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