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拚音音節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拚音音節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王泉月、宋暉(分別係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國家語言規劃與治理研究中心講師、教授)
現代漢語中含有字母o的漢語拚音共有8組,分別是“o、鑯、i鑯、uo、ou、iou、ong、iong”。但在這些不同的韻母裏,字母o所代表的具體音素並不相同。
普通話中單韻母“o”的實際音值是確定的,為舌麵後半高圓唇元音[o],並且《漢語拚音方案》也明確使用注音字母“ㄛ”來標注,使用漢字“喔”來示範。但在實際中“o”的讀音卻出現廣泛爭議,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o”的讀音多樣化主要是受“音節本位”教學法的影響,大眾不習慣一般不自成音節的韻母發音。
漢語語音的基本單位是音節,小於音節的單位在漢語語音中不能單獨出現。基於此,20世紀60年代起中央決定推廣“音節本位”教學法以使民眾迅速學會拚讀、“注音識字”。這一舉措成效顯著,影響深遠。受此影響,大眾對於“鑣e、i、u”等自成音節的韻母,發音標準基本一致,讀音都較為準確;但進行“eng、ong”等一般不自成音節韻母發音時,大眾往往很不習慣,因此就會出現標準不一、發音多樣的情況。而單韻母“o”單獨出現的語音場合僅有極少數“哦”“噢”等無詞匯意義的語氣詞,一般也不自成音節,所以即使是普通話比較標準的教師也會發出不同音值的“o”。
第二,“o”讀成“窩”與作為其標準示範字“喔”的讀音的曆時變化密切相關。
20世紀50年代,“o”的示範字“喔”隻有一個讀音:“卢。195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角號碼新詞典》(第一版)中,“喔”的注音是“oㄛ哦陰平”(“o”為本詞典中使用的《拉丁化新文字北方話方案》中的單韻母代表字母,“ㄛ”為注音字母,“哦”是示範漢字,“陰平”為聲調),表義為“1:雞叫的聲音;2:感歎詞”。而到1958年《漢語拚音方案》發布時,“韻母表”明確使用“喔”作為韻母“o”的示範字,使用“窩”作為韻母“uo”的示範字。以上都說明在這一時期,“喔”有且僅有一個讀音“o”,還沒有與“窩”同音。
但最晚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喔”變成了多音字:1978年《現代漢語詞典》第一版中“喔”除了“卢這一讀音,又增加了“㲢和“w卢兩個讀音。“卢和“㲢對應的是歎詞,“w卢對應的是象聲詞“公雞的叫聲”——將漢語拚音“o”讀作[wo]音值(與“窩”同音)應是從此時開始的。
到了1985年,國家語委、國家教委和廣播電視部聯合發布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其中又明確規定:“喔w卯。這一讀音直到2016年最新修訂版中都沒有做出新的審定,一直延讀至今。
綜上,作為標準示範字的“喔”的讀音至少發生了三次比較大的曆時變化:1.卯.卣㲣w卯.w卣而最近這一次的讀音變化應該是大部分人把“o”的示範漢字“喔”讀成了w卯“窩”同音)的原因。
第三,“o”讀成“歐”很大可能上是受英語發音影響。
《拚音“o”讀“歐”還是“窩”?》一文中提到“教育主管部門下發的教學標準是認定‘o’為單元音,發音念‘歐’”。實際上這一表述存在語言學常識錯誤。因為“歐”並不是單元音,怎麽可以作為單元音[o]的讀音示範字呢?“歐”的拚音為“ou”,包括王力、葉蜚聲、徐通鏘等在內的諸多語言學家認為其音值為[陵],是非常典型的複元音。我們有理由懷疑,“o”讀成“歐”可能是受到英語發音的影響,按照英語字母o的發音去讀了。
從語音學來說,“o”的發音和“e”的音值發音區別很小,僅在於嘴唇圓展的不同:自成音節的“e”是舌麵後半高不圓唇元音,而不自成音節的“o”是舌麵後半高圓唇元音。因此,可以用大眾習慣、標準統一的“e”帶出“o”的準確發音,即先發“e”的音,然後將雙唇攏圓就是“o”的準確發音。
需要強調的是,“o”是單元音,因此發音時攏圓雙唇後唇型不能變。關於其示範字,考慮到《漢語拚音方案》中原示範字“喔”的發音已經發生了改變,教學時可以用“哦”或“噢”來標注“o”單獨時的發音。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學者從傳統音韻學和現代實驗語音學等不同角度都論證了“o”在和聲母“b、p、m、f”相拚時,受其唇音特征影響產生協同發音,並非一個唇形、舌位都沒有變化的單元音,而是帶著一個介音[u]。這樣,“bo、po、mo、fo”等音節的韻母實際上聽起來和“duo、tuo、nuo、luo”等音節的韻母非常相似。作為教師,應該了解“o”“uo”韻母的實際發音,根據需要變通教學。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09日05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顶: 19799踩: 2836Copyright © 2019 Powered by 公雞拚音怎麽拚 公雞拚音怎麽寫,白眼相看網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