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主體結構完工 速度同比快2至3倍|雄安|中建|體量_新浪新聞
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面向于手机app应用、手赚app应用、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APP图标排版、分类展示、大幅轮播图、热门/最新APP模块,二维码扫描下载,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兼容IE9+、Firefox、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
主题特点:
-
"
原標題:“雄安第一標”,技藝真高超
4天完成3100噸基礎鋼筋安裝,5天完成施工現場臨建布置,7天完成12萬立方米土方開挖,10天完成3.6萬立方米基礎混凝土澆築,25天完成1.2萬噸鋼構件安裝,1000小時所有鋼結構單體全麵封頂……在令人難以置信的建設速度支撐下,雄安新區設立後首個大型建設工程——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日前實現主體結構全部完工, 比同體量工程施工速度快出2—3倍。未來,這個總投資額8億元、建築麵積超10萬平方米的項目將承擔起新區政務服務、規劃展示、企業辦公等多項功能。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是在去年11月22日,由中國建築旗下中建三局、中海地產、中建設計、中建基金組成的聯合體中標的,被外界稱為“雄安第一標”。據介紹,中建聯合體負責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全鏈條業務,打破了“投資人不管建設、建設者不去使用”的傳統模式,這使得建設方必須站在建築的全生命周期去統籌考慮,全麵提升項目品質。
高速度,離不開高超的技術支撐。據介紹,項目8棟單體全部為裝配式建築,鋼柱、鋼梁、鋼桁架和樓麵板、樓梯等構件均由工廠預製加工,運至現場直接吊裝,減少了鋼材用量、節約了用水,也使信息化管控成為可能。每個構件裏都“埋”有芯片或張貼二維碼,讓建築有了“身份證”“說明書”,實現了全工序全過程的大數據管理;運輸、吊裝、施工等也都預先在信息係統中排兵布陣,防止“打亂仗”。該項目還以大數據中心為樞紐,上線了智慧建造係統,隻需使用電腦或手機,就可以實現全景監控、進度管理、物料管控、環境能耗監測、無人機航拍等功能。
高速度,更要在安全上確保萬無一失。項目除了建立安全培訓基地、為一線安全員配備智能化安全帽、照明頭燈之外,還在國內建築業中首次引進了安全生產情緒識別係統。工人站在攝像頭前,係統就會記錄其麵部肌肉的微小振幅和頻率,計算分析其潛在情緒,對超過限值的工人,項目將做好安全培訓、心理輔導工作。
作為“雄安第一標”,建設要提速度,品質也要上水平。項目秉持“海綿城市”的理念,營造了“雨水花園”,利用下凹式綠地,匯聚並吸收來自地麵的雨水,通過植物、沙土的綜合作用使雨水得到淨化,涵養地下水源;采用了超低能耗建築做法,降低建築體形係數,控製建築窗牆比例,設置高隔熱隔音、密封性強的建築外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項目還擬建地埋式汙水處理站,實現汙水自主淨化。
“這個項目相當於一個小型城市的縮影,是雄安新區功能定位與發展理念的率先呈現。項目運用的新技術將在今後新區的整體建設中大麵積推廣,也將為我國民用建築大規模使用提供示範和先例。”中建三局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有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張義淩
"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