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基金譚偉民:中國製造業將從追趕到趕超,並且在未來這些優勢會進一步擴大

1月4-5日,“2025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在上海舉行,主題為“千帆過盡 萬木春發”。華夏基金香港首席經濟學家譚偉民出席並演講。

談及新質生產力,譚偉民表示,首先體現的是“新”,是創新的驅動。通過多種科技創新的要素的融合,能夠帶來整個生產效率的提升,或者帶來成本的大幅降低,這就是區別於傳統生產率的地方。

他舉例到,智能汽車的概念跟傳統的燃油車相比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用到了電動的技術,再加入了人工智能的因素,還有新型基礎設施,通過這幾個因素的融合,就實現了中國從傳統的燃油車,到智能汽車走到了全球的前列,這就是新質生產力的一個非常突出的行業代表。

譚偉民談到,對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非常有信心。他認為,製造業會從追趕到趕超,並且在未來這些優勢會進一步擴大。“整個製造業跟其他產業是一樣的,在某一個領域取得大的突破之後,很快會蔓延到其他領域,這就導致產業鏈的基礎將會越來越強化。”

他指出,越來越多的技術創新集中在龍頭公司,無論是華為、、,包括工程機械等公司,每年研發的費用都幾乎與國際公司達到了同樣的水平或者接近的水平。“這說明,在越來越多大公司的創造裏麵,新質生產力的作用越來越大,已經不隻是技術上的突破,更多的在組織能力方麵、資源的調配方麵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打法。”

譚偉民認為,在新領域進行的很多突破,可以在原來打法基礎上再做複製。要支持更多的大企業,包括現在已經成為巨頭的這些企業,去支持他們在新領域做更多的創新。

外匯局官員:外匯儲備投資很分散 東邊不亮西邊亮|外匯局|外匯儲備|外匯投資
韓長賦:對糧食生產十連增之後繼續增產有信心|韓長賦|糧食生產|信心